
《我的母亲做保洁》是一部由张小满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,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,深入描绘了一位 52 岁母亲从陕南农村到深圳从事保洁工作的经历,同时展现了城市保洁员群体的生存状态,引发了读者对劳动尊严、价值以及代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。
书中的母亲,为了给家庭增添收入,毅然踏入陌生的城市,成为了保洁员中的一员。她在商场、政府大楼等不同场所辛勤劳作,每天步行 2 万步,使用近 30 种清洁工具,以零缺勤的高强度工作试图 “扫” 出一份养老钱。作者通过母亲的视角,生动地展现了保洁员这一群体在维持城市 “体面” 背后的艰辛。他们如同城市中的 “隐形人”,虽然承担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,却鲜少被社会关注。在商场中,保洁员们被禁止休息,只能在监管间隙躲进厕所偷坐片刻;在写字楼里,他们的工作也充满了挑战,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清洁任务,还时常遭受各种误解和不公。然而,即便如此,他们依然坚守岗位,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整洁与美丽。
这部作品不仅关注了保洁员群体的生存境遇,还深入探讨了母女关系这一永恒的话题。作者与母亲在深圳的重聚,既是亲情的碰撞,也是城乡价值观的交锋。母亲难以接受女儿的城市消费习惯,女儿则对母亲的节俭与固执感到无奈。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,摩擦与争吵在所难免,但在这个过程中,通过共同参与保洁工作、记录母亲的故事,两人逐渐跨越隔阂,建立起信任与支持。这种复杂而又亲密的母女关系,真实地反映了许多普通人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,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。
作品的社会价值也不容忽视。它唤起了人们对体力劳动者的尊重,以及对 “漂一族” 生存困境的共情。在现代社会中,体力劳动者往往面临着工作条件差、收入微薄、缺乏保障等诸多问题,他们的权益常常被忽视。《我的母亲做保洁》这本书提醒我们,这些平凡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了城市的运转,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。同时,书中对 “漂一族” 生存困境的描写,也让我们更加关注这一群体在城市中的奋斗与挣扎,理解他们为了生活所付出的努力。
张小满的书写不仅关乎母亲,更指向一个庞大而隐形的群体。他们用汗水支撑起城市的光鲜,却鲜少享受其便利。正如书中所言:“他们身上承载的命运本质,映照着绝大多数的我们。”这部作品既是对母亲生命真相的抵达,也是对城市化进程中所有 “他者” 的深切凝视。它以朴实的文字、真实的故事,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,让我们在感慨生活不易的同时,也对那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充满敬意。读完这本书,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,对身边的人多一份关爱与尊重。
推荐人:徐贤凤
审 核:黎意慧
编 辑:李翰帆